筑牢安全防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赋能校园安全“第一响应人”
发布时间:2025-08-29
为全面提升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护能力,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市红十字会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于8月29日,龙泉中学暑期教职工集训期间,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应急救护专题培训,为一线教职工送上实用、过硬的安全技能,成为本次集训中备受关注的亮点环节。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红十字“保护生命与健康”的使命宗旨,坚持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团队立足校园实际,打破传统讲授模式,采取“理论+实操”双线融合的培训方式,精准聚焦教职工群体最需掌握的核心急救技能。在理论讲解部分,讲师以通俗语言细致解析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术的操作要点,并穿插真实校园案例,生动阐释“黄金四分钟”在急救中的重要意义;针对常见意外伤害如擦伤、扭伤、烫伤等,讲师亦严格按照红十字标准,逐步演示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流程,确保知识传递准确、规范。
实操演练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市红十字会配备模拟人、AED训练机、绷带三角巾等专业器材,保障参训教职工人人动手、亲身体验。讲师团队分组指导,逐一纠正教职工操作中按压深度、频率、通气比例、包扎松紧度等细节,严格对标红十字救护标准,确保教职工不仅“听得懂”,更能“做得对”。参训教职工普遍反映,“以前觉得急救是专业医生的事,通过这次实操心肺复苏,真正掌握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面对校园突发情况更有底气。”
此次应急救护培训,既是市红十字会履行人道使命、推动救护知识普及的切实举措,也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红十字理念深植校园。通过系统化,实操性强的课程,龙泉中学教职工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校园安全“第一响应人”队伍进一步充实。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化与教育系统合作,助力更多师生掌握守护生命的关键技能,为构建平安校园、建设健康荆门贡献红十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