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骤然离世,尿毒症妻子选择以生命之名续写温暖
发布时间:2025-07-24
丈夫骤然离世,尿毒症妻子选择以生命之名续写温暖
2
7月1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告别仪式悄然进行。一位患者的家属,一位丈夫的妻子,在承受着即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后,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丈夫的器官。这一无私之举,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医务人员送上鲜花,陪他走过这条“荣耀之路”
夫妻病重:妻子的艰难处境
这位妻子长期患有尿毒症,已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透析6年之久,身体状况极差,尿毒症的并发症已经显现。多年来,她一直与病魔顽强抗争,深知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和不便。她的丈夫刘大哥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刘大哥多年在外辛苦打工,支撑着妻子的治疗费用和家庭的全部开销。然而,命运无常,刘大哥最终还是被疾病击倒。对于她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点亮他人生命:悲痛中的无私决定
在刘大哥病情急剧恶化期间,刘大哥的妻子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心理斗争。她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最终,在家人的商量下,她做出一个伟大的决定,捐献刘大哥的器官,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她在采访中说道:“我自己都透析6年了,深知器官移植对于等待中的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问过医生无数次‘还有没有希望’,但每次答案都一样。最终,我们决定捐献他的器官,去挽救那些需要救助的病人和家庭。希望更多的人能因为我们的决定而获得新生,希望更多的家庭获得幸福。”
她曾对在世时的丈夫说:“你看,说句实话,我病这么多年了,也许我走到你前边,如果我走到你前边,下一步你好好照顾孩子。” 没想到,命运弄人,刘大哥竟先一步离去。这个转变让她措手不及,悲痛欲绝。但她没有被悲痛吞噬,而是选择将“生命”传递下去。
▲器官捐献协调员与刘大哥妻子谈话
稚嫩中的坚定:小小年纪的担当
妻子还提到,自从刘大哥病重后,12岁女儿的变化让她既心疼又欣慰。她说:“他在的时候,两个人还会吵吵闹闹,现在突然变成我一个人撑起这个家,确实像是闪了一下,心里感觉像是空的。女儿从周二早上得知爸爸的病没有救助希望了,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孩子有时候说:‘妈妈,您别担心,爸爸不在了,以后我照顾您。’自从我生病之后,女儿和之前也变得不一样了,她变得独立,表现得异常懂事和坚强。能做许多同龄人的孩子都做不了的事。”
孩子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对捐献决定的支持。她说:“我爸爸的器官捐献给国家,去救助那些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我的爸爸很伟大。” 这份善良和超越年龄的成熟,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2025年7月12日15:30,刘大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举行,刘大哥的妻子和家人在遗体前泪流不止,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刘大哥的手,轻声说道:“你安心走吧,我会照顾好孩子。你挽救了很多的人生命,你的生命仍在延续,你永远在我们身边。”
16:00,在手术室内,医生和护士们在进行器官获取手术前,集体默哀,向这位伟大的捐献者致以最深的敬意和感谢。这一刻,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这位无私奉献者的缅怀。
医者仁心:以生命馈赠推动医学攀登
刘大哥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的肾脏、肝脏和一对眼角膜为 3 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让 2 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负责人赵春红表示:“家属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医学进步的阶梯。每一次器官捐献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它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传递了人间的温暖。”
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娜也对家属表示感谢:“他们家的无私和深明大义,让我们看到人性最闪耀的光辉。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例,能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生命在爱与希望中得以延续。”
自己淋过雨,就总想给别人撑把伞,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凉。这个伤痕累累的家庭,终于在绝望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他们的爱,化作永恒的丰碑,铭刻在人间。
(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